TrendForce:固态电池进入试产,2030 年成本预计降至 1 元 / Wh
最新 10 月 31 日消息,TrendForce 集邦咨询今日发布调查报告称,丰田、日产、三星 SDI 等全球制造商已开始试制全固态电池,随着业者竞相量产,预估产量可于 2027 年前达 GWh(吉瓦时)水平。
报告称,固态电池有望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,但仍面临生产成本高、工艺复杂以及缺乏完整供应链等挑战。
目前,半固态电池在电动车的装车量已达 GWh 等级,电芯能量密度为 300-360Wh/kg。由于制造规模小,加上制造工艺未完全成熟,半固态电池量产初期的电芯价格高于 1 元人民币 / Wh。
TrendForce 预期,随制造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度提升,半固态电池综合成本可望于 2035 年降至 0.4 元人民币 / Wh 以下。
全固态电池正从样品电芯进入工程化,同样将面临量产初期成本高而垫高产品价格的问题。TrendForce 预估,2030 年后当全固态电池应用规模大于 10GWh,电芯价格将降至 1 元人民币 / Wh 左右;2035 年经过市场大规模快速推广,电芯价格将有机会降至 0.6-0.7 元人民币 / Wh。
分析不同的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,聚合物路线相对成熟且有成本优势,如 PEO 基聚合物锂金属固态电池已在欧洲地区实现商业化。然而,聚合物电解质仍需寻求电化学窗口更宽、离子电导率更高的复合材料,才能扩大商业化推广。
最新从报告中获悉,氧化物路线稳定性佳,成本居中,但加工难度大,并存在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活性材料“固固”界面接触不良,导致电池内阻偏高的问题。
至于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,由于其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接近且可望超越液态电解质,综合性能潜力大,丰田、三星 SDI、LGES、SK On、CATL、比亚迪等多家企业皆投入发展。
然而,目前硫化物路线成本偏高,且空气稳定性差、对水分非常敏感,因此对电池制造的环境要求严格,生产流程难度高。
相关文章
- 比亚迪在日本投放第四款车型“海狮 7”,对应国内海狮 0
- 软件进度拖累下一代电车,消息称奔驰 MB.OS 多研发项目
- 一汽-大众未来 20 个月内将推 19 款新车,明年推全新增
- 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,奇瑞确认今年 I
- 奔驰回应“新 CLA 采用吉利发动机”:不属实,但发动机零
- 梅赛德斯-奔驰 2024 年全球销量下降 3%,中国市场降幅最
- 极越计划下周启动用户定金退款工作
- 江铃易至 EV3 PLUS 掀背车将于 1 月 13 日上市,现款青
- 2025 款捷途 X70 PLUS 冠军版 SUV 上市:搭 1.5T 发动机
- 雷军:如果特别着急等不了小米 YU7,特斯拉 Model Y 也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