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曝光电动自行车解限速乱象:多个门店建议顾客先上牌后解速
最新 10 月 26 日消息,央视财经频道 25 日晚播出《联播调查・电动自行车限速成“摆设”?》节目,曝光了当前部分电动自行车门店解除限速的乱象。
据报道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强制性国家标准,沿用了 2018 年提出的电动自行车设计速度最高每小时 25 公里的规定。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,这一规定虽然已经实施五年多,但落地执行效果却打了折扣。
为了规避监管,一些门店通常建议顾客“先上牌,后解速”,解速之后,不管骑多快,仪表盘上的最大时速都是 25 公里。
在一家雅迪专卖店,店员表示在通过工具解除限速之后,速度安全提示音会消失。“你不说我们也会给你调,调完 40 多 km/h。”不过,也有门店对用户提出的解限速要求产生了警惕。店员明确提出这是违法违规行为,不提供这项服务。
但在发现记者并非暗访人员后,店员在记者离店之后又骑车赶上并称可以帮助解除限速,“你想骑多快就骑多快。”
而经过调查发现,各家电动自行车都有专门的解限速工具,通过软件或硬件解除速度限制,店家宣称不会对电动自行车本身造成损害。同时,一些电商平台上还有商家违规售卖解限速工具。
据最新此前报道,工信部曾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主要修订内容作出如下说明:
Q:为什么本次征求意见稿中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维持在 25 km/h?
A:俗话说“十次事故九次快”,车速过快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。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 25 km/h,主要是考虑如果车速过快,将直接增大交通事故发生概率,一旦遇到紧急情况,骑行人做出相应避险动作的时间很短,且刹车距离也会相应变长,很容易与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发生碰撞,有时还会出现侧滑、摔倒等失控现象,造成了许多人身伤害事故。
因此,将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。在购买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时,消费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,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,自觉抵制通过非法篡改提高最高车速的行为,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。
相关文章
- 比亚迪在日本投放第四款车型“海狮 7”,对应国内海狮 0
- 软件进度拖累下一代电车,消息称奔驰 MB.OS 多研发项目
- 一汽-大众未来 20 个月内将推 19 款新车,明年推全新增
- 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,奇瑞确认今年 I
- 奔驰回应“新 CLA 采用吉利发动机”:不属实,但发动机零
- 梅赛德斯-奔驰 2024 年全球销量下降 3%,中国市场降幅最
- 极越计划下周启动用户定金退款工作
- 江铃易至 EV3 PLUS 掀背车将于 1 月 13 日上市,现款青
- 2025 款捷途 X70 PLUS 冠军版 SUV 上市:搭 1.5T 发动机
- 雷军:如果特别着急等不了小米 YU7,特斯拉 Model Y 也不